魚類增殖放流站的主要任務是開展野生魚種親本的收集、采購、馴養和培育,子一代幼魚的人工繁殖、人工孵化;馴養珍稀特有魚類,建立人工種群;補充相應河段魚類的數量,減小種群消失的概率;利用馴養的野生魚或人工繁殖的魚種,促使壩上壩下種群交換,消除阻隔對遺傳的影響。
魚類處于適宜的水環境中才能減少或避免病害的發生,才能快速健康生長。工廠自動化循環水養殖具有生產效率高、占地面積少、經濟效益高、操作管理自動化等特點,是當今最為先進的養殖方式,而實現工廠化養殖關鍵就是要建立起水體循環使用的水產養殖系統,整個系統主要為五個部分:循環水處理控制系統、水質在線監測系統、魚類養殖設備、污水處理系統和水下誘魚系統。
一、循環水處理控制系統
該系統主要設備包括:中央電氣控制系統、不銹鋼微孔過濾器、濕式生物球過濾器、自動雨淋曝氣式過濾器、紫外線消毒機、水溫控制系統、循環水泵等,我公司可根據魚類增殖放流站的實際情況設計N個循環水處理系統,每套循環水處理系統工藝基本一致,主要為養殖水經水質在線監測、機械過濾、生物過濾、自動雨淋曝氣式過濾、紫外線消毒、水溫控制系統后回流至養殖池重新使用,從而使漁業水質達標。二、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我公司的水質監測系統操作簡單、數值輸出快而精確,并且可以實現水產養殖全過程的連續實時監測,對于預防極端氣候造成水質物理指標變化及各水環境因子綜合的病害機理具有重要意義,可以指導水產養殖規避風險。本系統利用傳感器測量水中相應的環境因子(如PH值、溶解氧、溫度等),利用在線儀表讀取傳感器信號,將這些信號轉化為數字信號或者模擬信號,傳入現場PLC控制系統以及終端,再通過系統軟件實現數據整理和數據分析,并實施預警預報。
同時我公司將物聯網技術引入魚類增殖站建設領域,通過搭建通用的數字監測平臺,把相關設備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可以對設備實現識別、定位、跟蹤、監測和管理等功能。該系統能夠實時查看、監控溶氧、PH值、OPR、溫度等數據,能夠實時報警,遠程操作。
三、 污水處理系統
處理工藝的選擇是工程設計的技術關鍵,不僅關系到處理后出水的水質,還影響到工程設計費用、工程占地面積、處理成本、管理、運行等方面。我公司采用改良厭氧+好氧處理工藝對廠區污水進行處理,該工藝技術先進、運行成本低、占地少、污泥產生量少,二次污染小。
廢水自流進入水解酸化池,在水解酸化池中進行有機物降解。當水位達到一定程度后,通過泵提升至厭氧池,在厭氧池內廢水同接觸氧化池內的混合液混合。在缺氧環境下硝化菌、反硝化菌成為優質菌種,降解廢水中含氮的有機物。混合液從缺氧池自流進入好氧接觸氧化池,在好氧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作用下將廢水中的有機物質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等。廢水輕聲化處理后進入沉淀池,在該池內完成固液分離,分流后的清液經過濾、活性炭吸附、消毒等后達標排放或回用。
四、水下誘魚系統
系統由水下多頻率聲波發生系統和水下LED集魚系統組成,魚的皮下有內耳,內耳內有聽斑,能準確地分辨出聲音的方向和位置,且魚有趨光性。根據魚類對聲音和光的特性,本系統發出特定頻率的聲波和特定波長的光來誘導魚類在設定點集結。
同時,本系統提供魚類、沉水植物、水深測量和底質分類研究三款不同分析軟件的數字化科學探測儀,作為—水聲學探測領域的領導者,水聲探測儀采用世界先進的數字化回聲探測技術設計制造。基于水聲反射、散射等原理,可探測出魚類的數量、分布、大小、行為和生物量,同時誘魚集聚,并可集成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