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新型小流域山洪災害入戶預警系統
該系統是由入戶型簡易雨量站、入戶型簡易水位站、入戶報警器、預警信息屏、防汛呼叫器、無線中繼站組成的新型山洪監測預警系統。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實時監測雨量/水位信息,并通過多信道實現聲、光、語音報警,系統還支持縣級管理平臺遠程發布預警信息,實現預警信息戶戶知、預警信息及時發布到村(學校、景區、敬老院、廠礦企事業單位)、到人的效果。
(二) 新型小流域山洪災害入戶預警系統技術原理
該系統主要采用GPRS公網通信、ISM無線自組網絡通信、GSM雙通道接收,UHF無線語音對講等技術,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早期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技術的不足和缺陷(選用GSM/GPRS/CDMA等通信模塊須具有中國工信部核發的《電信設備進網許可證》)。GPRS技術實現了平臺對設備的遠程監控和統一管理,通過GPRS公網通信方式,省、市、縣級管理可實時查看設備運行狀態,發現數據異常即刻分析并發布;通過ISM無線自組通信技術,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在惡劣環境下因斷網導致數據不能正常傳輸的問題,UHF無線語音對講技術的應用更是豐富了預警傳遞的多樣性和可靠性,可通過該技術實現“一鍵群呼”入戶報警功能,大大減少了預警信息傳遞時間和流程。
新型小流域山洪災害入戶預警系統是根據我國暴雨和匯流特點、充分結合前期降雨、日降雨量、場次降雨量、時段降雨量等因子以及地方水文資料演算預警指標進行科學布點。為我國開展專群結合的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建設做出貢獻。
(三) 新型小流域山洪災害入戶預警系統的應用范圍
該系統主要是結合山洪災害調查評價成果面向10-100平方公里的小流域,解決流域內全部沿河村落的山洪預警問題,直接面向危險區群眾設計。
(四) 解決的具體問題
該系統將防災預警手段與物聯網技術緊密結合,全面解決了山洪災害防御“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①預警信息直接入戶到人,1s實現了原定于30-60min完成的工作量,為組織轉移增加了有效時間;
②ISM自組網絡組成了入戶預警局域網絡,極大提升了預警通知傳遞的時效性和保障率。
③直流電源加太陽能板供電,不依賴外部電源,形成封閉式監測預警系統,斷電、斷網時也能工作,而且能監測到上游降雨和洪水;
④入戶報警設備與居民家用日常用品相結合,確保了群測群防設備留得住、存得下、關鍵時候用得上,特別受老百姓歡迎;
⑤設備 “技防”和“人防”互補,采用高速公路收費站ETC加人工的思路,實現了預警信息發送的雙保險,大大提高了預警信息發布保障率,也降低了防汛干部被問責的幾率;
⑥為防汛干部配備了預警消息一鍵發射器,省去了挨家挨戶通知敲門的環節,大大降低了防汛干部的心理壓力和工作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