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通過末臺機組啟動驗收,標志著大藤峽工程8臺機組即將全部投產發電,全面發揮發電效益,也標志著大藤峽主體工程全面完工,即將轉入運行管理新階段。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是國務院確定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標志性項目,也是珠江流域關鍵控制性工程,具有防洪、航運、發電、水資源配置
據最新發布的《中國水資源公報》顯示,2022年全國再生水、集蓄雨水、海水淡化水、礦坑(井)水、微咸水等非常規水源利用量進一步增加,達到175.8億立方米,較2021年提高37.5億立方米,非常規水源利用量已占全國供水總量的2.9%。近年來,水利部會同有關部門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決
近日,北京市溫潮減河工程開工建設。該工程為水利部2023年重點推進的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北運河流域的防洪骨干工程。溫潮減河工程位于通州區與順義區交界。工程起點位于溫榆河左岸葛渠村西,自港北村北入潮白河,全長約13公里。主要建設內容為新挖河道,建設水閘、堤防填筑、跨河橋梁、巡河路、岸坡綠化及電氣自動
8月23日,水利部副部長王道席主持召開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調度會商,就水利建設投資落實和完成、利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第三季度擬開工重大水利工程進展情況進行分析研究,部署下步工作。水利部總規劃師吳文慶、總經濟師程殿龍參加調度會商。會商指出,今年以來,各級水利部門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堅決抓好防
水土流失狀況是反映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的綜合性指標。近期,水利部組織完成了2022年度全國水土流失動態監測工作。結果顯示,2022年全國水土流失面積下降到265.34萬km2,較2021年減少2.08萬km2,減幅0.78%,年際減少量和減幅均較上年度有所擴大。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水土流失持續呈現面
根據《國務院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辦法的通知》規定,水利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國家統計局等部門,制定了考核方案,成立了考核工作組,對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8月4日,黃河古賢水利樞紐工程環評由生態環境部批復,工程前期工作取得重大進展,為盡早開工建設奠定重要基礎。黃河古賢水利樞紐工程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黃河流域綜合規劃》《黃河流域防洪規劃》等重要規劃明確的黃河水沙調控體系的關鍵性骨干樞紐工程,具有承上啟下的戰略地位。工程先后列入國
近日,水利部發布2022年《中國水文年報》(以下簡稱《年報》)。《年報》顯示,2022年,全國平均年降水量為631.5mm,比2021年減少8.7%,比多年平均值偏少2.0%;全國平均年蒸發量為1011.1mm;全國地表徑流量為25984.4億m3,折合年徑流深為274.7mm,比2021年減少8.
近日,按照《百年水文站認定辦法(試行)》,水利部認定并發布漢口水文站等22處水文站為第一批百年水文站。百年水文站是指建立運行時間超過100年的,能夠長期開展觀測的各類水文站。百年水文站發展至今,已累積形成了長系列水文觀測資料,對掌握水文歷史演變規律,預測未來水文情勢變化,支撐水旱災害防御、水資源配置
為實現小浪底水庫排沙減淤、持續改善河口生態和抗旱保灌等多目標,水利部緊緊抓住水沙關系調節的“牛鼻子”,結合黃河中游水庫騰庫迎汛要求,組織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于6月21日至7月11日,實施了黃河2023年汛前調水調沙。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李國英高度重視黃河調水調沙工作,提出明確要求。水利部、黃
圖書名稱 | |
---|---|
定 價 | |
內容提要 | |
訂購數量 | |
聯系人 | |
聯系電話 | |
郵寄地址 | |
留言 | |
總額:¥ 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