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1-07-08來源:
關鍵詞:農田灌溉防滲渠道施工技術
渠道輸水是我國農田灌溉的主要輸水方式。但傳統的土渠輸水滲漏損失很大,每年滲漏的水量非常驚人。如果采用渠道防滲工程技術,會減少滲漏損失。渠道防滲節水的潛力很大,是應優先考慮的重要技術之一。在青海的節水灌溉工程建設中,由于混凝土防滲渠道具有良好的防滲效果,一般可減少滲漏損失水量的85%以上,可以提高輸水能力,具有減小渠道的斷面尺寸和耐久性強的特點,在不同的地形、氣候和使用條件的大中小型渠道和農業節水澆灌工程建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1]。現將其施工技術報告如下。
1施工預備
1.1地基處理
渠道防滲工程施工前,應對渠道進行施工放樣,具體的放樣尺寸應按照設計圖紙要求進行。放樣出渠道底腳線和渠口線共4條線,然后進行開挖,土方的開挖應提前進行,使得地基土的水分在自然風干下盡量降低,以增強土基的強度,減輕冬季凍脹的破壞。
1.2模板工程
模板的安裝要按照圖紙測量放樣,對重要結構應多設控制點,以利檢查校核。模板要求拼裝嚴密準確,不漏漿,表面平整,不產生過大變形。現澆砼模板安裝凈距沿渠道縱向的答應偏差為±10 mm,沿寬度方向的答應偏差為±30 mm。
2混凝土材料
2.1水的質量要求
凡飲用的水、地表水、地下水方可使用。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污水及沼澤水不能使用。
2.2水泥的質量控制
在使用水泥的時候必須區分水泥的品種及強度等級,掌握其性能和使用方法,根據工程的具體情況合理選擇與使用水泥,這樣既可提高工程質量又能節約水泥。在施工過程中還應注意優先使用散裝水泥。
2.3骨料的質量控制
細骨料質量要求:細骨料應質地堅硬、清潔、級配良好,人工砂的細度模數宜在2.4~2.8范圍內,天然砂的細度模數宜在2.2~3.0范圍內。使用山砂、粗砂、特細砂應經實驗論證。細骨料的含水率應保持穩定,人工砂飽和面干的含水率不宜超過6%,必要時應采取加速脫水措施。
3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必須通過實驗確定,滿足設計技術指標和施工要求,并經審批后方可使用。混凝土施工配料必須經審核后簽發,并嚴格按簽發的混凝土施工配料單進行配料,嚴禁擅自更改。在施工配料中一旦出現漏配、少配或者錯配,混凝土將不答應進倉。
4混凝土的拌和和運輸
4.1混凝土的拌和
在混凝土配合比確定的情況下,大中型渠道的施工,應按最佳配料順序和拌和時間進行試驗,經試驗審核后,達到設計要求方可使用,配合比單、順序、時間,一經確定不得擅自更改,以確保混凝土的質量。
4.2混凝土的運輸
混凝土的運輸是連接混凝土的拌和和澆筑的中間環節,必須做到隨拌、隨運、隨用的要求。在運輸過程中要求做到不初凝,不分離,不漏漿,無嚴重泌水,無過大的溫度變化。
5混凝土的澆筑
5.1澆筑前的預備作業
對于砂礫地基,應清理雜物,整平建基面,在新混凝土澆筑前,必須將老混凝土表面含游離石灰的水泥膜清除,并使表層石子半露,形成有利于層間結合的麻面。對縱縫表面可不鑿毛,但應沖洗干凈,以利灌漿。施工縫鑿毛或沖毛后,應沖洗,使其表面無渣、無塵,在結合面鋪水泥漿或小級配混凝土,才能澆筑混凝土,確保施工縫結合良好。
5.2入倉鋪料
在澆筑混凝土前,假如渠床干燥起土應首先灑水濕潤,以避免澆筑好的砼板因水分過度流失表面出現細裂紋。混凝土襯砌渠道的施工多采用按伸縮縫分塊澆筑,渠底、渠坡一般都采用跳倉澆筑。施工順序應按設計要求和施工的方便操作來確定,通常是先澆渠底,后澆渠坡,最后澆壓頂,其優點在于先澆得渠底襯砌板可作為渠坡澆筑時的支承。
5.3平倉與振搗
卸入倉內成堆混凝土料應及時平倉振搗,不得堆積,人工平倉,刮杠刮平。倉內若有粗骨料堆疊時,應均勻的分布到砂漿較多處,不能用水泥砂漿覆蓋以免造成蜂窩,在傾斜面上澆筑混凝土時,應從低處開始依次向上。混凝土平倉后振搗,嚴禁以振搗代替平倉,振搗時間混凝土粗骨料不再顯著下沉,并以開始泛漿為準,應避免欠振或過振,采用平面振搗器振搗時,則將混凝土按模板的高度全部鋪滿倉面,整平表面,即可開始振搗。第1遍振實,移動速度均勻而較慢,至表面泛漿為止。第2遍振平,速度可稍快,并注意混凝土板的邊沿和坡角處的振實,必要時可采用人工振搗或插搗。澆筑渠底時,用平面振搗器待整個倉面鋪滿料以后再振搗,至表面泛漿為止。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澆筑混凝土板時速度越快越好,否則,會影響到混凝土整平和收面的效果。更不要無故在中途停頓,因故停頓不應超過60~90 min,否則按施工縫處理,以確保結合牢固。
5.4收面
收面工作要求做到表面平整光滑,無石子外漏,無蜂窩麻面。澆筑完混凝土立即用原漿進行收面,不得另外板砂漿收面,不得灑水收面。其工序是先用長木抹粗抹1遍,使表面平整,稍停,再用鐵泥抹細抹1遍,最后待大量水分蒸發后,再用鐵泥抹壓抹1遍,直至達到密實,平整,光滑。
5.5拆模
混凝土澆筑后待混凝土初凝后即可拆模,拆模必須小心,不要影響混凝土的結構。拆模時,應將模板的一端輕輕撬起,然后用堅硬的物體在背面敲打,待全部松動,從另一端取出,這樣既不易破壞模板,有保證混凝土板平整。拆完后的模板應立即清理干凈、整修,校核,然后平放以備后用。
5.6養護
最常用的養護方法在混凝土的表面覆蓋濕草簾、濕蘆席。一般正常氣溫下,混凝土澆筑后6~18 h即可養護,根據實用水泥和氣溫的不同養護的時間也不同,養護要勤灑水,始終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狀態[3-4]。此外,還可在混凝土表面覆蓋塑料薄膜,為混凝土提供保溫、保濕的環境,從而使混凝土充分得到養護。塑料薄膜必須將混凝土面全部包裹嚴密,以保證塑料薄膜內的凝聚水不被蒸發。
6參考文獻
[1] 張艷.混凝土防滲工程中出現的技術問題及處理辦法[J].中國科技博覽,2010(12):176.
[2]范曉陽,唐莉.渠道防滲工程技術研究[J].科技資訊,2007(27):31.
[3]鄭文群.渠道防滲措施探討[J].商品與質量,2010(16):120-121.
[4]張秀錦.試論混凝土防滲渠道的設計[J].科技資訊,2010(8):61.
[5]陳建明.U型砼板雙防滲渠道在新疆溫宿縣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中的應用與推廣[J].吉林水利,2003(8):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