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1-07-07來源:
摘要:對城市生態水系的水文特征、水環境質量、水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河岸帶構造及景觀效果等特征要素進行了分析, 并以鄭州市為例, 提出了各特征要素的指標與規劃的重點。
關鍵詞:城市規劃 指標體系 生態水系 鄭州市
1 城市生態水系的特征要素
在河流健康問題提出以前, 伴隨經濟、社會發展對河流提出更多的水量和水質需求, 河流治理思想大致經歷了從單純的除害、興利到興利除害相結合、寓除害于興利之中的發展變化。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規模, 出現了河流水資源緊缺、水質差、水生態惡化等諸多問題, 反過來影響河流興利功能的發揮。為了更好地支撐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人們逐步意識到系統解決河流問題的重要性。在這一過程中, 河流治理思想也經歷了從節約用水、治污、保護水質等發展到河流生態恢復、注重河流自身健康的質的轉變。盡管對河流健康的概念還存在方方面面的爭議, 但涵蓋了水生態系統與滿足社會服務價值的看法被認可、被接受的程度較高, 而對生物和生態系統的關注是目前河流保護、管理活動的重要內容。
1. 1 城市水系的基本功能
多數城市的水系主要由水庫、河流、湖泊等組成, 在城市建設中承擔了防洪排澇、供水、水體自凈、生態走廊、文化承載、旅游景觀、水產養殖、改善城市環境等綜合性功能。張丙印等[1]提出, 城市河流功能可以分為流水功能、親水功能、空地功能和自然生態功能(見表1), 各功能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
表1 城市河流的功能
1. 2 城市生態水系的空間關系
城市水系治理應處理好幾個空間關系[2], 即水系與城市綠化空間體系的關系、水系與環境質量的保護與控制、水系網絡的連通和銜接, 因此要實現城市水系水體功能全面發揮, 必須水體、岸線、濱水空間統籌考慮。水體是核心層, 以水域控制線為基準線, 是水系生態保護和生態修復的重點。岸線是水系生態綠化建設與修復的重點, 也是濱水功能設施布局的重點。瀕臨水體的陸域是進行城市各類功能布局、開發建設以及生態保護的重點地區。水系和城市綠化系統一起, 形成城市總體空間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 即城市總體框架虛實相生的“虛空間”體系, 起著重要的生態作用 水系河網不僅能強化水系的自凈能力, 還能形成連續的水網游覽線路, 提升城市游憩和旅游功能。
1. 3 城市生態水系特征要素
目前, 生態水系特征要素的研究較多, 其特征要素也因研究對象的差異而各有側重。筆者立足于城市水系的功能及其在城市總體空間格局的定位, 提出了生態水系的五大特征要素及相應的指標體系(見表2)。這些要素互相依存、互相影響、互相輔助, 完成不同的河流生態過程, 發揮不同的功能, 有機地組成完整的河流生態系統。
表2 城市生態水系的特征要素與指標體系
2 鄭州市生態水系要素指標體系構建
2. 1 鄭州市城市水系概況
鄭州市北有黃河, 南有設計的南水北調總干渠, 城區內現有賈魯河、金水河、東風渠、熊耳河、索須河等9 條河流。市區河道均屬季節性河流, 除賈魯河下游、七里河下游、潮河有少量基流外, 其余河道無自然基流, 非汛期干涸或排泄城市污水, 雨季則雨、污并流而下。除金水河、熊耳河、東風渠的部分河段外, 其余均無水面景觀。河流兩側一般無防護林, 僅賈魯河兩岸有少量樹木。鄭州市市區及周邊地區與城市水系關系密切的水庫有12座, 包括尖崗、常莊等7座中型水庫, 劉灣等5座小(1)型水庫, 擔負著城市防洪、供水的重任。西流湖位于鄭州西部, 是鄭州市的備用水源地。目前, 城市水系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1)防洪設施不完善、生態功能不健全。隨著鄭州城市化進程的加快, 下墊面硬化加大了洪澇災害風險。現有河道中金水河、熊耳河受到城市建設用地條件限制, 自身已無法達到防洪排澇標準 現有部分水庫年久失修, 已不能實現原有的設計功能 加上祭城調蓄池(龍湖)、圃田調蓄池(龍子湖)等關鍵工程尚未建設, 使得整個城市水系設施不完善, 功能也不健全。
(2)防洪標準偏低, 行洪排澇能力不足。現狀市區內河道中, 除金水河、東風渠、熊耳河、七里河等部分已治理河道防洪排澇標準達到了20~
(3)水資源緊缺, 配置不合理。鄭州市多年平均水資源量為13.4億m3, 人均資源量不足
(4)河流水質污染嚴重。鄭州市工業廢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長, 河道、水庫、地下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金水河外, 大多數河流斷面水質超過Ⅴ類水標準, 無法達到水功能區劃和河流生態所需要的水質標準。
(5)水體生態功能退化, 濱河生態環境單調。水體嚴重污染、河道堤岸工程阻隔、生態環境水量不足等, 造成河湖萎縮、河道斷流、生態環境惡化, 城市水系中的水生植物、魚類、底棲生物、微生物、濕地等大多消亡, 既喪失了水體的自凈能力, 又破壞了河、湖濱水景觀環境。同時, 河道裁彎取直大量采用混凝土、漿砌石等建筑材料, 堤岸簡單劃一, 河道內水體污濁, 城市濱河生態環境單調, 親水景觀建設較為落后。
2. 2 鄭州市生態水系指標體系及規劃
(1)首先確保防洪安全, 再考慮營造城市水景。針對鄭州市水系現狀與特點, 考慮中水回用、雨水資源化。
(2)河岸帶構造是水系規劃的重點。面對城市總體規劃中與水爭地的現實, 水系規劃不僅要考慮岸線的自然度、連通性及連續性, 還要對水體、岸線的水陸交錯帶(灘、坡等)進行控制, 同時, 還要對城市總體規劃提出陸生生態系統的種類、配置等方面的要求。
(3)必須了解城市面源污染強度、有限的地表水質量、底質污染、水營養化程度等基本狀況, 明確污水處理率及處理效果。
(4)為提升水體的觀賞游憩價值, 營造水景的水工設施應具備較好的和諧性, 通過各種供水工程措施, 保證景觀最小需水保證率, 提高公眾對環境的滿意率。
最終的城市生態水系的水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包括水生植物覆蓋率、物種多樣性、浮游植物初級生產力等關鍵指標, 通過這些指標的控制, 形成較為完善的生態水系。
3 對指標體系的相關探討
(1)時間尺度與生態水系規劃措施。生態水系的時間尺度對于資料的收集、評價結果的綜合都很重要。河流水生、濱水陸生生物生命周期的差異, 反映的是河流不同尺度的生態狀態, 真正意義的河流生態恢復已經超出生態水系規劃的時間尺度(通常是
(2)服務功能與生態水系規劃工作的核心。在生態水系服務功能的評判中, 各要素、各指標間的作用機理錯綜復雜, 如何在維持河流生態系統結構的完整性和保持河流的社會服務功能之間建立一種協調狀態, 對于生態水系的建設、維護具有重要意義。因此, 根據鄭州市水系的特點, 水通、水清是規劃的核心, 水系河網構建、水資源配置及水源方案、水質保護是規劃重點。
參考文獻:
[ 1] 張丙印, 倪廣恒. 城市水環境工程[M] .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5.
[ 2] 陳雄志. 城市水系規劃規范條文說明征求意見稿[R] . 武漢: 武漢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2005.
作者簡介: 何予川(1971—), 男, 河南正陽人, 高級工程師, 研究方向為水利規劃。